7月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会见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此次会晤是积极、务实和建设性的。国际媒体普遍认为,这是今年1月新一届美国政府上台以来两国高层的重要会谈之一,也是王毅与鲁比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有助于增加两国元首举行峰会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缓和美中紧张关系。
专家表示,这次会晤有助于中美双方就当前面临的双边、多边、区域以及全球议题交流看法,认识彼此核心关切,对于美方更冷静、理性、务实地处理涉华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不过,近期美国不断升级的关税威胁以及对亚洲盟友日益增多的国防支出要求,给鲁比奥此次亚洲之行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王毅与鲁比奥的会晤持续约一个小时。会晤中,王毅全面阐述了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强调双方应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转化为具体政策和行动。希望美方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华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报道称,双方同意加强外交渠道及各领域各层级沟通对话,发挥外交部门在推动两国关系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时探索扩大合作领域。鲁比奥在会晤结束后表示,他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具有建设性和积极的会晤,两国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并对两国元首举行会晤表达了期待。但他也提到,美中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必须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此次会晤正值北京和华盛顿寻求稳定两国复杂关系之际。今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两国关系急剧恶化。此后,紧张局势有所缓和,双方就多个经贸问题达成共识。最近几周,有迹象表明,美中双方正在开始兑现过去两个月在日内瓦和伦敦贸易谈判中作出的承诺。
欧亚集团高级分析师杰里米·陈表示,从更大角度来看,王毅与鲁比奥的任何此类会晤都将巩固近期美中关系的稳定,并增加今年晚些时候就关税等问题达成更实质性协议的可能性。
分析人士认为,王毅与鲁比奥在马来西亚的会晤为两人提供了一个在中立场合接触的机会,可能为两国更常态化的沟通铺平道路,也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的访华行程做准备。在中美两国元首6月的通话中,中国领导人欢迎特朗普再次访华。美国政府已在联系企业高管,了解他们是否有兴趣陪同特朗普参加今年可能的访华行程。此外,特朗普似乎也考虑在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与中国领导人见面。
中美两国高层的积极互动,对于更好处理彼此关系以及化解区域和全球性难题是有帮助的。中方始终强调大国要有责任担当。正是在这种互动过程之中,美方才可能逐渐领会中方在处理大国关系方面的良苦用心,进而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意识并采取相应行动。
鲁比奥在吉隆坡还与日本外相岩屋毅、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朴润柱举行了三边会谈,就朝鲜半岛局势、地区安全合作以及三国经济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鲁比奥此次访问亚洲聚焦安全与经贸议题,重申特朗普政府致力于推进“自由、开放和安全的印太地区”的承诺。然而,西方媒体认为,鲁比奥的外交努力被美国政府发出的新关税威胁所冲淡,这些威胁瞄准的目标包括此次东盟外长会东道主马来西亚以及其他派出代表参会的国家。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的开幕致辞中表示,“关税、出口限制和投资壁垒如今已成为地缘政治竞争的利器”。他还在与鲁比奥的会面中表示,马来西亚认为美国的单边行为将破坏自由贸易,可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纽约时报》称,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政府,美国都难以向亚洲国家表明其对该地区拥有战略眼光。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员正推动美国减少其在亚洲的军事存在。美国政府的行为使美国对国际伙伴的承诺变得可疑,包括减少美国对亚太地区事务的参与。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关闭影响了数十个中低收入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一些东南亚国家。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和收紧签证也影响了东南亚国民。
刁大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6个月,特朗普政府并未将传统盟友关系、地区战略作为施政重点,而是更关注应对俄乌冲突、中东问题等热点事务,以及聚焦国内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方反复强调“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安全”等概念,已经越来越难以获得各方响应。鲁比奥此次亚洲之行的意图之一依然是试图延续“特朗普1.0”时期的“印太战略”,但特朗普本人当前的政策显然与这一方向背道而驰。这也凸显出美国国内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冲突。
汇融优配-汇融优配官网-网络股票配资平台-股民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