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这项古老而宁静的休闲活动,正悄然在中国市场掀起一股不容小觑的经济浪潮。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钓鱼用具市场规模预计在短短一年内,从2023年的318亿元稳健跃升至2024年的3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7.3%。这组亮眼的数字背后,乐欣户外正在冲击“钓鱼第一股”,近日,该公司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汹涌。尽管2024年乐欣户外的业绩获得了一定的增长,但仍未回到2022年的业绩高峰;渔具行业入局者颇多,注册企业已经达到了53万家,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乐欣户外前控股公司,仍是其五大客户之一与大供应商;发力OBM模式,但当前效果并不明显。
显然,乐欣户外的破局之道,不仅关乎自身成长,也折射出行业在狂飙突进后如何回归理性。
业绩仍未回到高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乐欣户外是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市场份额为23.1%。《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该市场份额较2023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2023年该数据为20.4%。
记者注意到,与上一次披露的招股书不同的是,乐欣户外对业绩数据的统计范围进行了调整。此前的招股书中,乐欣户外是以6月30日止为一财年,按此(旧)财年标准计算, 2022—2024财年,乐欣户外实现营业收入9.08亿元、6.22亿元、5.12亿元;财年内利润1.02亿元、7925.5万元、6172.4万元,呈现出营收、净利润业绩三连降的情况。
但在此次披露的招股书中,乐欣户外是以截至12月31日为年度,按此计算,2022年至2024年,乐欣户外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18亿元、4.63亿元和5.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0.49亿元和0.59亿元。
可以看到,根据最新的统计方式,尽管乐欣户外2024年业绩较2023年实现了一定增长,但仍未回到2022年高峰。
对于乐欣户外的业绩情况,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这与其自身模式不无关系。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表示:“过度依赖大客户是一个潜在因素,乐欣户外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较高,这种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意味着如果任何一个主要客户流失或订单减少,都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最新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乐欣户外合作超过5年的客户一共有84个, 但大部分收入来自五大客户,2022—2024年,这部分收入分别为4.7亿元、2.64亿元和3.31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57.5%、57.2%和55.1%。
乐欣户外也坦言:“我们对这些主要客户的依赖使我们承受来自这些客户的集中度风险及交易对手风险。”若主要客户中断合作,乐欣户外无法保证在合理时间内找到替代者,若出现这种情况,其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而之所以对大客户形成依赖,是因为乐欣户外主要业务模式为OEM/ODM模式,即代工生产与贴牌生产。近年来,该模式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一直超过90%。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这种模式可能导致公司在市场变化时缺乏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发力自有品牌
据中国钓鱼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1.4亿钓鱼人群,18岁以下的钓鱼爱好者占了总数的12%,18岁至24岁人群占10%,25岁至44岁的人群已经成为钓鱼的主力军,占比为46%,接近一半。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钓鱼用具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3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7.3%。
贝恩咨询公司商品战略顾问总监潘俊分析认为,基于钓鱼运动的广泛群众基础和稳定的市场需求,乐欣户外的渔具业务具备支撑其长远发展的潜力。他指出,随着生活水平提升,钓鱼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休闲方式正日益受到青睐,因此该业务前景相对稳定。
然而,行业竞争态势也在加剧。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中国钓具渔具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攀升:2022年注册量达27.7万家,同比激增149.2%;2023年注册量进一步刷新纪录至53.2万家,同比增长91.7%。
在此背景下,乐欣户外开始发力OBM模式,即经营自有品牌。 “运营现有品牌及推出新品牌对我们未来业务及前景至关重要。”乐欣户外在招股书中如此表示。
记者注意到,乐欣户外收购了英国品牌Solar,该品牌于1987年成立,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鲤鱼垂钓品牌之一。乐欣户外在招股书中提到:“自收购以来我们全面升级Solar品牌,扩大了Solar的销售网络。Solar在2024年的销售额较2018年增长率约三倍。”
但从数据上看,该模式并未带来很大的业绩增量,2022年至2024年,OBM模式给乐欣户外带来的收入分别为0.33亿元、0.39亿元和0.41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4.1%、8.5%和7.2%。
杨怀玉认为:“从代工制造(OEM/ODM)向自主品牌(OBM)转型,需持续投入高额资源进行品牌孵化、渠道重构及营销体系建设,短期内将对现金流造成阶段性压力。更关键的挑战在于,乐欣户外需直面国内外成熟品牌的围剿式竞争——如何通过差异化价值在红海市场中建立用户心智,将成为转型成败的核心命题。”
乐欣户外也坦言:“建立及维护品牌知名度的过程需要在广告、推广及其他营销活动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若这些努力不能引发消费者共鸣,或不能使我们的品牌与竞争对手有效区分开来,我们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市场渗透率或客户忠诚度。”
不过,乐欣户外仍表示要全面加强OBM业务,扩大自有品牌组合,增长消费者触达。在线上,该公司计划加强与领先电商平台的合作,同时计划通过在欧美市场推出针对钓鱼爱好者的专属品牌,把握跨境电商机遇。线下,乐欣户外计划拓展超市及户外用品零售商等多元化渠道,为产品构建更直接的销售通路。
实际上,OBM模式之下,品牌与渠道是绕不过的话题。正如乐欣户外在招股书中提到的,当前在社交平台上,钓鱼相关话题讨论者众多,如“新手钓鱼”“钓鱼新手入门装备”等话题,浏览量均为10多万,讨论量也过万。
而线上渠道正在崛起。据了解,在京东平台上,路亚场景销售近三四年间增长均速达50%以上;在抖音平台上,销量最高的鱼竿为汉鼎一号五代鱼竿,销量已经达32万件,单价为89元。在小红书上,关于渔具有超过24万件商品。
而钓鱼主播也在享受着流量红利,粉丝数3648万的网红“天元邓刚”的橱窗当中,跟买人数超过了62万,已售件数超过219万。其推荐的鱼线,销量已超过了121万。
大客户与最大供应商
记者注意到,乐欣户外的实际控制人为杨宝庆,通过全资控股平台GreatCast Limited持有乐欣户外88.06%的股份,形成绝对控股地位。杨宝庆担任董事长,其女LEI YANG出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追溯重组前架构,原控股股东浙江泰普森控股(以下简称“泰普森”)同样由杨宝庆最终控制(持股74.25%),构成乐欣户外的关联方主体。
此外,招股书中披露,泰普森也是乐欣户外的前五大客户之一和大供应商。2022年至2024年,泰普森销售乐欣户外产品的收入分别为0.66亿元、0.5亿元和0.55亿元,占乐欣户外总销售收入的约8.1%、10.9%和9.6%。
同时,2022年至2024年,乐欣户外向泰普森采购原材料、货仓及加工服务的采购额分别为8314万元、3365万元和4806万元,分别占总采购额的14.2%、12.8%和11.2%。
而在提交上市申请之前的2024年7月,乐欣户外股东批准向其当时的母公司泰普森分派利润6500万元,并于2024年9月以现金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乐欣户外拟通过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品牌建设、研发升级和生产扩张。
对于乐欣户外在新招股书中披露的经营情况,记者向该公司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汇融优配-汇融优配官网-网络股票配资平台-股民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